WFU

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

身體的動力來源--能量系統說明


「陳醫師,有氧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有益,那是不是也要做做無氧運動啊?」

「您說的無氧運動,是指像重量訓練這一類肌肉的訓練吧。」

「對啊。」

「其實有氧運動跟無氧運動的說法,很容易讓人弄不清楚該訓練的部分,最好用心肺適能跟肌肉適能訓練來取代比較好喔。」

「可是這樣也滿好記的啊,為什麼要改呢?」

「那我問一個問題,跑步算是那一種運動?」

「當然是有氧運動囉。」

「那您知道 100 公尺的賽跑其實算在無氧運動嗎?」

「什麼!」


能量系統分為有氧和無氧系統






先用車子來作個簡單的比喻,車子要能夠動,光有輪子是不夠的,得要有引擎提供動力才行。比起來,我們的引擎並不單純是耗油的種類,反而更像是油電混合,在低速運行和高速運行的時候,主要使用的能量系統是不一樣的。

有氧系統及無氧系統就是我們身體的動力來源,而且在日常生活中,是以有氧系統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。我們的日常生活,大多數都只有低強度的活動,而且在氧氣供應充足的時候,身體會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(活動的強度愈低,使用脂肪的比例就愈高) ,來產生身體所需的能量。

常見的運動像快走、慢跑、騎健身車這種所謂的有氧運動,在經過訓練之後,可以提昇身體的運用效率,包含像心臟、肺部、細胞內的粒線體數量…的改善,所以我們走相同的距離和速度,會發現一段時間後,那種喘的感覺下降,就表示我們的有氧系統能力變好了。

當我們要在短時間之內使用很大的力量或爆發力時,像是 100 公尺賽跑、打籃球時要快速回防、排球跳高殺球的時候,無氧系統就會發揮它的效用。磷化物系統主要提供 10 秒內的高強度活動,而大約 1-2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以乳酸系統為主,時間一長,還是要依靠有氧系統來作為能量供應。其實在任何運動期間,並不是依靠單一系統來供應能量,主要的決定在於運動強度,再來是運動的持續時間。總之,不論是有氧或無氧,它的重點是要討論能量提供。

為什麼常有人把重量訓練說成無氧運動


重量訓練,必需在短時間之內移動相對大重量的物體,才能達到訓練的效果。要達到這樣的目標,光只有使用有氧系統的能量,是無法達到足夠的輸出,所以無氧系統的能量供給是必需的。

可是重量訓練的主要訓練目標,是要改善肌肉適能,特別是肌力、肌耐力和肌肥大。再一次用車子打比方的話,就像是車殼還有輪胎,把板金作厚一點,或是把輪子換大一點,這是肌肉適能的改善。而肌力、肌耐力和肌肥大,它們的訓練方法其實就不一樣,主要跟使用的重量和次數有關係,但在能量使用上,有氧和無氧是混用的,所以還是用肌肉適能來表示,訂立針對的訓練方法,比較不會弄錯方向。


所以有在訓練無氧系統嗎?


有!例如以跑步的訓練來說,當開始拉升跑步的速度,不論是對身體內乳酸濃度升高的耐受度訓練,或更盡全力的高強度間歇式訓練,才是訓練無氧系統相關的部分。

但是對於運動入門者而言,除非有一天有想要追求某些運動的表現,我建議先集中在有氧系統的訓練。想像一下,如果把一台賽車的引擎裝在一台 1500cc 的小房車上,然後大踩油門,您覺得這樣有可能安全開回家嗎?身體的發展其實要全面比較好,所以在肌肉適能也作些訓練後,再開始加入更高的速度或無氧系統的訓練,會是比較安全的做法。


-打造身體的引擎,從有氧系統的訓練開始,慢慢增加時間和強度。下一步,可以開始肌肉適能的訓練,作更全面的提升-


參考資料:

1. 王鶴森等. (2015). 運動生理學 (第二版) 。新北市: 新文京開發

2. 林正常, 蔡崇濱, 林信甫, 林政東, 吳柏翰, 鄭景峰, ... & Roger, W. E. (2004). 肌力與體能訓練. 台北市: 藝軒.(Thomas RB, & Roger WE, 2004).

3. 徐國峰(譯). (2014). 全新第三版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 (原作者: Daniels, J.)。台北市: 遠流出版社。。(原著出版年:2014)